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活动通告 >> 学术动态 >> 正文

王继新:战疫期间中小学在线教育数据画像及中西部对比

发布时间:2020-08-24  浏览数:


      8月23日,第二届“中国西部教育发展论坛”成功举办,该论坛围绕《信息化如何改变西部教育--停课不停学的经验与教学》的主题,为西部地区教育发展建言献策。本届论坛由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与西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和北京新东方公益基金会协办。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在场和在线的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战疫期间中小学在线教育数据画像及中西部对比》。我将从研究背景、数据画像、中西部对比,以及疫后在线教育如何助力中西部教育发力四个部分具体向大家汇报。
一、研究背景:非常时期的非常任务
为什么说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任务呢?3月2日,教育部给华中师范大学发出了一份《关于委托开展在线教育相关课题研究的函》,指明让我组建一个团队研究对疫情期间基础教育领域的在线教育应用与发展状况展开专项研究。战疫期间,面对疫情期间学生无法按原计划开学的局面,“在线教育”临危上阵,解决中小学学生“有学上”的迫切需求,也接受了一次“大考”。我接到教育部的专项委托任务的时候,我和我的团队都处在疫情的核心区域武汉。于是,我基于互联网建立了包括教育学专家、教育信息化专家、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博士、硕士等的一支较为庞大的团队,展开了对中小学在线教育的数据画像的研究。
在线教育“数据画像”画什么?要画教师、学生、家长、学校、课程、管理者、企业等诸多主体。为什么要画这些呢?第一,是为了描绘疫情期间在线教育的整体状况。第二,总结各区域组织、管理与实施在线教育的有效经验或策略。第三,诊断在线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四,评估在线教育实施的效果,并探寻影响效果的潜在因素。第五,了解在线平台、工具和资源的应用状况、供给服务模式及策略。第六,指导疫后在线教育的创新应用与发展。

怎么样为在线教育“数据画像”呢? 接到教育部科技司的专项任务之后,迅速组建了研究团队,进行了研究设计,我们从通过以下方法获得了多维度的数据。 首先是大规模的调查,由点到面进行了三轮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回收教师卷59156 份; 学生卷573750 份; 家长卷497998 份; 学校卷5942 份; 教育行政部门卷3110份。 我们的调查数据是在3月底发出,4月回收的。 其次是结构性访谈,包括对教师、学生、家长进行访谈,共回收访谈记录203份,录音转文字共186452字。 第三是课堂教学实录分析,包括AI编码和人工编码,对75节网络直播课和录播课,约3000分钟的课堂实录进行教与学的行为互动分析编码,及师生课堂行为的智能识别与量化计算。 第四是典型案例和政策文本收集,通过网络观察、与教育行政部门沟通、网络爬虫,共获得案例413份,约25万字,15个省66个市/区的政策文本约27万字。 第五是对21个网络学习平台、工具从教学管理、资源服务、社会交互、作业管理、系统特性五个维度进行了系统分析。

二、战疫期间中小学在线教育的数据画像

通过上述多维度的数据分析,我们从六个方面对战疫期间中小学在线教育进行了数据画像。


(一)教师与课程教学状况
对教师的调查发现,首先,教师基本能因地制宜开展弹性教学,网络直播课堂因其临场感强而最受教师青睐。网络直播课堂是教师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占比为56.96%;其次是教师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占比31.40%。还有14.98%的教师组织学生通过电视空中课堂学习,为缺少信息设备或网络条件较差的教师和学生的在线教学提供了便利。第二,73.01%的教师以学生作业提交的情况作为评价学习效果的主要依据,精准化不足。而课堂提问交互、在线测试、在线讨论等其他学情数据较少用到。第三,教师在线教学培训为在线教育提供了良好支持,但仍未全覆盖。有77.89%的教师参与了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在线教学培训,但16.08%的学校未组织在线教学培训,这给教师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和在线教学设计能力提出了挑战。第四,教学模式以“教师主控”的“讲授型”为主,互动以师生间言语单向互动为主。我们通过课程教学行为分析发现,其一师生较难实时交流,教师难以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无法根据学情调整讲授节奏,所以在整节直播课中表现出讲授时间过长,教师主导,学生积极性难以调动等问题;其二授课教师能把握讲授知识的难度,有序按照“由易到难”的知识框架构建讲授框架,但对学生的高阶思维培养关注不够;其三教师多以直述式讲述为主,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也较少。第五,教师在线教学认同度整体较高,乡村教师认同度高于非农村地区教师。整体来说,教师持续开展在线教学的意愿较为强烈(均值M=3.29)且满意度较高(均值M=3.26)。而城乡比较发现,乡村教师对在线教学的满意度,及持续展开线上教学的意愿,均显著高于非农村地区的教师(P<0.001)。
(二)学生与学习状况
从大规模的学生调查数据分析可以看出,首先,学生的学习终端以智能手机为主(占比83.6%),使用手机流量上网课的学生占比最大(42.85%)。值得注意的是有2.12%的受调查学生没有办法连接网络。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发现,部分县域教育主管部门多方筹措,解决了贫困学生的学习条件问题,做到了“一个都不掉队”。第二,在线学习课程基本能够实现育人和育才相结合。大部分学校根据春季课表开设了文化基础课程,这保证了疫情期间春季学期课程学习的正常开展;与此同时,还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占比16.93%)、感恩教育(占比12.26%)、生命安全教育(占比18.53%)、心理健康教育(占比22.96%)、劳动教育(占比12.50%)等主题教育,也指导学生开展居家劳动、体育锻炼等活动。第三,在线直播是开展线上学习的主要形式,且因其互动与临场感优势受学生喜欢,这与教师卷的调查结果一致。疫情期间“直播课程+线上辅导+自主学习”的形式最为普遍,占比为48.57%。第四,学习新知、完成作业与点评是在线学习最普遍的活动,线上学习活动设计创新不足。学生参与的最普遍的学习活动有在线完成作业(81.85%)、老师点评作业(71.11%)、教师讲授知识(66.80%),这保证了学生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近一半的学生参与了“基于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这对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挑战;约三分之一学生积极参加老师组织的线上活动和参与线上讨论答疑,丰富了在线学习体验,有助于提高学生在线学习的积极性。第五,学生对在线学习较为认同,且不同群体之间存在差异。整体来看,学生对居家在线学习的满意度较高(M=3.67)和在线学习意愿较为强烈(M=3.57);区域对比来看,乡村学生对于在线学习的使用意愿最为强烈,省会城市的学生满意度最高。
(三)学校组织管理分析
对学校的调查发现,首先,近八成学校组织了在线教师培训,但城乡学校差异显著。74.7%的学校组织了教师培训;但20.3%的乡村教师表示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并未组织相关培训,在线教学开展全凭教师自己探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在线教学的效果。 第二,学校为学生、家长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较为充分。学校提供的支持服务中,占前三位的分别是为学生提供配套学习资源(91.15%)、提供学习平台使用指南 (83.0%)、提前一周提供课表公布在线课程安排表(82.8%)。值得肯定的是,有80.04%的学校为有学习困难的家庭提供了个性化的帮助,有66.58%的学校为信息素养较低的家长提供了一对一的服务。第三,组建学习、教学、家校共育共同体,保障了学校各类教育活动的开展。案例分析发现,许多学校会根据学习任务,建立线上学习共同体,在生生的互动中促进有效学习,以及情感交流;超过半数的学校都建立了教学共同体,主要以年级和学科为单位组建,共同承担线上课程教学任务,极大的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有不少学校够见了发起了家校共育的丰富活动,比如湖北省云梦县伍落中学发起“共读一本书”、“共做一道菜”、“共做一项室内运动”、“共同制定家规”、“共同制定规划”等内容,并提供必要的活动说明,在这些活动开展过程中营造家校共育文化、构建家校共育共同体。
(四)网络平台与资源应用分析
通过对平台、资源和工具的调查分析发现,首先,国家、省级平台资源和教师自制资源起支撑性作用。教师自制资源(64.0%)、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59.4%)、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49.4%)是本次疫情期间资源支持的主体。中国教育电视台(36.8%)、广电网络有线电视(33.8%)、区域统一组织师资特别录制的资源(34.7%)、校本资源(38.8%)也在本次“停课不停学”线上学习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课程资源平台丰富多样,但个性化、适切性资源不足。大量资源工具配合使用,给师生造成一定负担。第三,学生对在线教学平台和工具整体满意度较高,但对实时交互、分组协作等功能评价较低。学生对视频回看功能和作业反馈功能的评价最高;学生对作业上传功能、系统实时维护功能、界面的合理性方面积极评价比例都超过了60%。但是,学生对实时交互功能、分组协作功能和平台集成性的满意度较低。第四,学情分析成为教师对在线教学平台和工具中最满意的功能。但约四成教师不认可平台的师生交互功能;约五成教师不满意其对维持课堂秩序所发挥的作用。第五,无法支持有效互动成为在线教学平台和工具的痛点。对21个平台和工具的五个维度的功能特性的教师评价结果显示,大部分课堂上的在线交互缺乏深度和效率,甚至会干扰到正常教学秩序。具体表现包括:跟风现象,在讨论区等公屏上回答老师问题易引起其他学生的跟风回答行为,学生复制粘贴他人答案从而逃避独立思考;特效刷屏,在多个课堂中我们注意到学生滥用平台自带的“点赞”、“送花”和“表情”功能。这些功能客观上成为了导致学生分心和走神的干扰物;无关讨论,访谈中很多学生表示宅家太无聊了,想找同学聊天。因此也不难理解在线课堂中出现的大量与学习无关的闲聊。
(五)家长对在线教学的接受与支持状况
对家长的调查分析发现先,首先,超七成家长对“在线学习”持支持的态度,且整体满意度高。74.1%的家长认为“疫情期间组织孩子居家在线学习的决策是明智的”;以满意度量表(Bourgonjon,2011)测得家长整体满意度较高,均值M=3.48(满分是5)。第二,超九成学生在线居家学习需家长协助,其自主学习能力亟需提升。在线居家学习过程中,超过60%的家长需要陪伴孩子学习2小时以上。仅有5.9%的家长表示孩子在线学习“几乎不需要任何辅助”。第三,近七成家长对学情反馈的个性化与及时性表示担忧,有68.3%的家长认为在线学习过程中老师缺乏对学习效果的及时把握,并对此表示担忧。第四,家长普遍认识到了在线学习的自主性优势,但对缺乏有效监督表示担忧。家长已充分认知到了在线学习能 “随时随地上课”、“自由选择老师和课程”、“学不会的地方,可以反复看”、“自主决定学习进度”、“自主学习资源丰富、全面”等优势,但仍有64.7%的家长认为疫情期间居家在线学习过程中缺乏有效监督。第五,家长重视在线交互,但生生互动明显少于师生互动。仅有43.3%的受访家长同意“学生有机会与同学进行互动” ,超过半数的受访家长认为生生互动明显少于师生互动。有70.3%的家长担忧居家在线学习过程中“孩子缺乏与同学的沟通与交流”。第六,城乡家长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愿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乡村学生家长满意度(M=3.51)显著低于城市学生家长(M=3.61),而乡村学生家长持续使用意愿(M=3.25)却显著高于城市学生家长(M=3.19),通过对家长的访谈分析发现造成这一现象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在线学习为乡村学生拓宽了获取学习资源的渠道,使之可以低成本获取更多的优质资源;其二乡村学生居家在线学习的资源,大多由城市教师讲授,乡村家长普遍认为城市教师水平高于乡村教师,因而愿意持续使用。第七,留守/流动学生家长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愿显著低于一般学生家长。由此可见,留守学生、流动学生仍是居家“在线学习”中需要高度关注的群体。应对其从学习终端和网络提供、学习资源提供、学习过程指导、心理疏导等方面给予更全面、更个性化的帮助,保障其居家“有学上”和“上好学”。
(六)教育行政部门支持状况

对教育行政部门的调查发现,首先, 90%教育行政部门提供了在线教学实施方案及学习支持服务,但教研工作指引和教师激励政策不明确。对15省66个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在线教学实施方案文本分析发现:超过90%明确了中小学在线教学的工作目标,组织原则、教学模式、实施途径、保障措施等;但较少有提供教研工作的指引,且大多数对教师的激励政策制定不明确。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仅27.6%整合辖区骨干教师力量,组建教研团队”。第二,75%的教育行政部门为教师提供了线上教学指导与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有优秀资源的分享(72.6%)、优秀平台的推荐(76.9%)、平台操作方法(49.9%)、在线教学设计(46.9%)。第三,对家庭困难学生、留守儿童疫情期间的在线学习仍需提高重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约仅40%的教育行政部门筛查在线学习困难家庭,并提供个性化的帮助。对15省66个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所发出的政策文本分析显示:仅有约10%的实施方案中,对如何帮扶家庭困难学生予以明确的指引。当然也有不少教育行政部分为对贫困生、留守学生提供了全力支助。例如,崇阳县教育局多方联动,协同乡镇、村和通信部门,为贫困学生共调配电脑10台、购买手机63部,供困难学生免费使用,联合村委会,为4名无网络信号儿童提供学习场所,解决了无信号而无法参与学习的问题。


三、战疫期间中小学在线教育中西部对比分析
上述的数据画像是针对全国范围内的分析,咱们论坛的主题是“中西部教育发展”。为了做中西部对比分析,我在接到会务组的邀请之后,专门在云南沧源县做了一周的调查,并对中部湖北省和西部沧源县做了比较分析,具体是从以下六个方面来分析的。




第一,教学资源与教学活动形式的中西部对比。西部地区的在线教育更多的是依赖国家资源平台上的资源,西部地区教师使用“教师自制资源”开展教学的比例低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教师使用“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资源的比例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类型相比西部更丰富,中部地区教师在布置作业与点评、发布学习资源、发布通知、集体答疑、课堂直播和个别辅导等教学活动组织方面的比例高于西部地区。
第二,教师对在线教学认同度的中西部对比。中西部教师对在线教学的认同度无显著差异;但中部地区教师的满意度略高于西部。西部地区教师感知在线教学的有用性显著高于中部;但感知易用性却显著低于中部。西部地区教师已经认知到了在线教学的重要性和优势,但却对在线教学平台和工具的使用难度有所担忧。
第三,学生在线学习方式与在线学习态度的中西部对比。在线学习方式上,中部地区学生在线学习的主要方式是“直播课程+线上辅导+自主学习”;西部地区学生占主要地位的学习方式是“线上辅导+自主学习”,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直播课程学习较少,多以国家、省市平台上的公共录播资源为主。在线学习态度上,在满意度、使用意愿、感知在线学习有用性三个维度上,西部地区学生显著高于中部地区学生;在感知易用性上,西部地区学生却显著低于中部,这也侧面反映出西部地区学生信息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
第四,学校组织与支持服务状况中西部对比。中西部学校组织教师培训工作的内容差异性不大,但在教学平台操作方法指导上,西部地区仍需加强;为家长学生提供支持服务方面,中部地区学校在各项服务指标上占比均高于西部地区学校。有研究证实,学习支持服务对在线教育效果有潜在影响。因此,西部学校应重视为家长、学生提供在线学习支持服务。
第五,家长认同度中西部对比。中部地区学生家长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愿均显著低于西部地区学生家长。
第六,教育行政部门支持状况西部案例。以云南省沧源县为例来说,西部地区“三个课堂”建设在应对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起到了重要作用。沧源县基于手机直播教学环境,以低成本、草根式的应用,实现专递同步教学县域全覆盖,打造了教学点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沧源1+N模式。专递课堂所积累的资源、建立的教学共同体等为“停课不停学”期间的在线教与学打下了基础。

四、疫后在线教育如何为助力西部教育发力
疫后的中小学教育必然会走向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趋势,这也为西部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只要找准发力点,相信西部教育的发展将会更好,我结合我个人研究的体会,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疫后西部教育发展可以发力的方向。首先,以“三个课堂+AI”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其次,建自适应学习与智慧教学系统,实现精准教与个性化学;第三,搭建全环境育人平台,实现学生评价的智能化与过程化;第四,通过 “人工智能+课堂教学行为分析”让教学评价更科学;第五,实施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创新,构建疫后教育新生态。
相信,有了技术的融入,人的创新,以及各方的协同,西部教育发展将会更快更好,谢谢大家!
(本文根据王继新教授在第二届"中国西部教育发展论坛"的主题报告整理而成,有删改)

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地址:武汉市珞喻路152号 邮编:430079
管理 网站建设
Content Manage System Powered By:©JBR-CMS Version:V4.5 CopyRight 2015